最美宁武之芦芽山旅游圣地

2018-08-13 来源:万能鹿

  悬崖栈道

  “悬峡”的奇观之一是全长42华里的清真山古栈道,栈道所经之处连缀起毗卢殿、晓祖庵、仙人洞、北天寺等十余处悬空古刹,一派“琳宫不尽悬崖半,栈道孤浮绝壁中”的佛国胜景。我国著名桥梁建筑专家茅以升教授将它和长城、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建筑奇迹,是我国现存最长、最完好的水平型连洞式佛教栈道。

  然而您不会想到的是,在苍茫雄旷的晋西北黄土高原腹地,竟然默默无闻地隐藏着一条险峻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剑门蜀道的清真山古栈道。清代张彦坤有诗赞叹:

  无数青山入望宽,芦芽隐约挂云端。

  磴盘鸟道三秦接,人拥羊裘六月寒。

  水涨巉岩诸岭隔,穴居烟火几家残。

  从来巴蜀称艰险,不比楼烦道路难。

  栈道是古人挑战自然、利用自然、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的产物,作为一种因地制宜的交通手段存在于大江南北的深山峡谷之中。和我国现存的众多古栈道相比,清真山古栈道可以称得上个性十足。首先,从形态上说,它是我国现存最长、最完好的水平型连洞式栈道;其次,从功用上说,虽身处塞上边关,它却是一条拥有祥和气质的宗教栈道;最后,从身世来说,它古老神秘,从始建的年代、修建的目的到开凿的方法都是至今难解的千古之谜。

  石门悬棺

  芦芽山石门悬棺位于宁武城西70公里处小石门村西极为幽僻的山谷内,峡谷深处有一个幽僻的巷弯,入口石壁如门,巷内林木葱翠,古建专家认为这是一块风水宝地,考古专家认为石门悬棺是长江以北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一处崖葬群,极具考古研究价值。这就是颇具神秘色彩的石门悬棺景区。环顾石门内的石壁,并非危岩高耸,而仅有10至20多米之高,皆上下陡直光滑,壁顶覆盖着绿树灌丛,石壁上悬挂的木棺,有嵌在岩洞里的,也有露在石壁外的,有用木桩支撑,也有用铁链吊捆的,既有一棺独悬,也有双棺并列的,距地面高度不一,但皆能看得非常清晰,数数竟有11具之多。

  除此外,在石门周围一带的山壁上,还有零星的悬棺分布。悬棺多在石崖石洞等避水阴凉干燥处,距地面高度高低不一,有近百米,数十米,十数米高的不等。据考古专家们考证认为,石门悬棺是迄今中国北方地区发现的唯一的崖葬群,极具考古研究价值。

  汾河源头

  汾河源头位于宁武县东寨镇北楼子山。是三晋人民饮水思源、寻根感恩的母亲河。汾源四周九山汇聚,溪流淙淙,亭台楼榭,风光旖旎。汾源灵沼处,原建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刹,名为雷鸣寺。因汾水从石崖下龙口喷出时声如雷鸣而得名。雷鸣寺始建于隋代,明代毁于兵火,明末重建,之后又毁于文革,在1994年时又重新新建,总体规模宏大巍峨,庙宇依山而筑,殿堂栉次鳞比,四周古柏掩映,寺内朱檐金顶,琉璃布瓦,雕梁画栋,紫檀木刻。一幅幅壁画悬塑巧夺天工,一块块古纂石刻细腻猷劲,加之无数亭、台、楼、阁、树、廊、门、洞合理布局,相映生辉。每年夏历四月初八,此处举行古庙会。届时邻近州县以至内蒙、河北客商游僧,专来赴会,盛况空前。

  源头有一水塘,塘上石壁刻有“汾源灵沼”四个大字,壁上雕有一个龙头,龙口中喷出一股清泉,终年流淌不绝。雷鸣寺、魁星阁挺立楼子山上,沾汾河之灵气,气象不凡。自古以来就有三晋第一胜境之美誉。

  汉白玉龙口就是千里的出水口,汾河从这里开始“薄一溪灌注千里”,养育了五千年的三晋文明和两千万山西人民。

  汾河全长716公里,流经山西19个县市,流域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养育了40%的三晋人民,同时也孕育了生生不息的五千年三晋文明,是山西人心目中慈爱而博大的母亲河。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汾河716公里的河川中流淌着的是一部生生不息的三晋五千年文明史,那么我们今天将要游览的汾河源头就是这灿烂文明的源头活水了。正因为如此,古人才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薄一溪灌注千里,三晋第一胜境也。”汾源是如此的神圣伟大,早在《诗经》、《淮南子》、《山海经》这些古老典籍中就有了对它的记载,而北魏郦道元的伟大地理学著作《水经注》更是用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汾水之源“杂树交阴,云垂烟接……水流潭涨,波襄转泛”的美丽风光。

  天池

  芦芽山天池(亦称“管涔山天池”)是中国三大天池(备注:三大天池是管涔山天池、长白山天池、天山天池)之一,十几个海子组成了华北罕见的高山湖泊群,其中最大的两个俗称“公海”和“母海”。此天池古称“祁连泊”,“祁连”在古代游牧民族语言中就是“天”的意思。

责任编辑:wuyon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