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源头勘察记

2017-12-08 来源:黄河新闻网

  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其流域面积近4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是山西人民的“母亲河”,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汾河的发源地自古以来早有定论,成书于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就记载说:“管涔之山,汾水出焉……”,阐明汾河源头是由管涔山宁武界的许多山泉和地表径流汇集而成,而汾河正源是在宁武县泉,此泉也被古人称为“汾水盛源”和“三晋第一泉”。2013 年7 月22 日,《山西日报》题为“母亲河源头在神池”的新闻报道刊登后,引起部分读者的概念混淆,也引起汾河源头所在地宁武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极大反响,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原则,2013年9 月8 日,宁武县委、县政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水利部门有关专家开展了汾河渊源的勘察活动。

  从汾河源区的地形地貌看,以东寨镇雷鸣寺泉为中心,分别向北偏东和正西方向延伸着两条河沟。向北偏东延伸的支沟称北石沟,其间汇流有岔上沟、春景洼沟,向西延伸的支沟叫汾河沟,其间汇流有大庙沟、马仑沟、情人谷与高桥洼沟等;汾河最上游的这两条支流常年不息地流淌着清澈透亮的涓涓溪水,最终交汇融合在东寨镇雷鸣寺泉。通过国家测绘局提供的万分之一地形图比对发现,汇入雷鸣寺的河流全部在宁武县地域范围内,汾河由雷鸣寺汇集起步后,踏上千里行程。

  此次勘察活动分别在上述两条河沟进行,勘察组首先来到北石沟,在涔山乡丁家湾村北口有一条由春景洼沟淌出的水流,这条水流向南与岔上沟流出的山溪汇合,流向东寨镇雷鸣寺泉,而在丁家湾村以北再无其他水流迹象。《山西日报》刊登的“母亲河源头”“所在地”神池县西岭村距宁武县涔山乡丁家湾村以北约4.5公里处,在公路左侧勘察组找到了通往西岭村的岔路,在这条路与北石沟的交汇处也没有见到水流,在此处勘察组拿出万分之一地形图,进行了仔细比对,证明神池县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延伸过来的沟道。

  勘察组驱车4.5 公里至西岭村,一路几次停车查看也没有发现水流踪迹。几经颠簸后,勘察组在中午时分来到了神池县西岭村。在西岭村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村西北一处浑浊的涝坝,据村里人讲自古以来西岭村人畜吃水全靠涝坝蓄积雨水和雪水,村周边并无任何泉水露出。56 岁的陈天云是土生土长的西岭村人,见到水利勘察人员的到来,他和许多村民说出了西岭村无水的苦衷。

  水文专家对河源的定义是:河流上游具有表面水流的地点,确定河流源头采用的准则是“河源唯远”、“水量唯大”、“与主流方向基本一致”,事实上神池县西岭村自古以来连人畜吃水都靠涝坝解决,何谈河流的“唯远、唯大”。汾河流域地跨山西47 个县市区,而山西历史上并没有汾河发源或者流经神池县的记载,同时神池县也是山西119 个县市中唯一没有地面河流的县,汾河发源于此又从何谈起?

  勘察组对汾河源头的另一条支沟——汾河沟进行实地勘察,与北石沟相比较,这条沟水量更加充沛,到处流水潺潺。崎岖的山路已经没有车辆通行的痕迹和条件,勘察人员只好停车步行,据当地老乡介绍这条河流自古以来从未干涸,是汾河较大的支流之一,源头就在芦芽山脚下。经过近一小时的艰难跋涉,勘察组在此条河沟的水流发源处发现了“水尽头”,此处地名不知何人何时所起,显然是前人探索汾河远源,止步于此而得名,在这里四处汇集的水流奔泻而出,清澈的山泉相互簇拥着流向下游。“水尽头”的地理坐标东经111°57′29" ,北纬38°48′ 46",海拔2372 米,随行的专业技术人员又对此处河源的水量和流向等相关情况进行了逐一测算,得出结论这里是汾河在宁武境内水量最大的支流。

  “源”在词典中的注释是“水流所从出”,意思是“源头水从这里流出”。宋朝朱熹有诗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更为形象地为水源做出了注释。根据河流源头定义及确定源头的准则,北石沟沟长19.5 公里,流域面积93.2 平方公里,汾河沟沟长22.3 公里,流域面积116 平方公里,由此看来,汾河远源应在宁武县境内的东寨镇高桥洼村西的“水尽头”,是否确切有待专家学者考察和论证。而汾河正源毫无疑问是在东寨镇楼子山下的雷鸣寺。

  汾河,源远流长,支流众多,在宁武县境内流域面积超过100 平方公里的汾河支流还有洪河、东马坊河、西马坊河,其中洪河流域面积达到565 平方公里,干流长度达到46 公里。汾河古称“汾”或“汾水”,而对于汾河源头记述,清乾隆版《宁武府志》对其作出了详尽表述:“汾水出县西六十里,管涔山之楼子山圣母庙下”,清代著名文学家徐松龛曾为汾河源头写下碑文,历代文人墨客也多在此留下诗句,赞誉汾源美景。除此之外《山海经》、《水经注》等古籍文献对汾河源头的描述屡见不鲜,明代“汾源灵沼”石刻碑文至今仍存放在东寨镇雷鸣寺,这就是汾河源头所在地的最好佐证。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不断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水资源保护工作,60 多年来山西的各级水利部门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需求,对母亲河——汾河进行持续治理和综合开发。尤其是地处汾河源头的宁武县,在近30 年间动员沿河人民群众治理保护母亲河,先后投入巨资开展汾河治理工程,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95 年10 月,时任山西省委书记的胡富国在宁武汾河源头视察时,看到治理后的汾源胜景,欣然题下了“汾河源头”四个大字,2002年“汾河源头”被水利部评定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如今的汾河源头绿树成荫、芳草萋萋,一派江南风光,古老的汾河源头又焕发出新的生机。自此“汾河源头”成为宁武芦芽山风景区的核心景区,它的古韵和新风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

  新时期下各级水利、水保及科考部门对汾河及汾河源头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和考察工作,其中《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山西水资源》、《山西通志-水利志》、《山西河流》等权威书籍文献和现代专家学者对“汾河源头”的定论更加科学准确。如原任山西水利厅厅长的李英明和现任水利厅厅长潘军峰主编的《山西河流》给予汾河源头的确切定义为“汾河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脉楼子山象顶石支流汇流成河。”

  水是生命之源,是世间万物的生存之本,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古人用最简练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人与自然、人与水息息相关的哲理。“母亲河源头在神池”一文中提到,古人和先贤“受所处时代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对汾河源头的确切定义“模糊其词,语焉不确”,这一说法实在低估了三晋人民和专家学者的智商,人人皆知大禹治水开创了中国历史兴修水利的先河,建于公元前3 世纪的都江堰被誉为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葩,难道古人“所处时代技术经济条件”连一条古河流的源头也难以确认吗?(杜振东 作者系忻州广播电视台宁武记者站记者)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