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赵雪芬:从“热心姐姐”到“热心婆婆”

2019-10-17 来源:浙江在线-新昌新闻网

   热心肠的她对自己很“抠”

  除了资助学生上学,赵雪芬对社会公益事业也很热心。早些年,她还经常和义工志愿者一起到各乡镇敬老院献爱心,帮助老人们打扫卫生、包饺子,临走时还不忘捐上三五百块钱。她多次向绍兴市慈善总会捐款,而且每年都会向县慈善总会捐款1000元以上,累计有10多万元,向雪灾、水灾、地震等受灾地区累计捐款5万多元,还不包括平时零星捐赠,比如1996年、1997年两年,羊毛衫兔毛市场修路打井,她捐出2500元;镜岭镇台头山孤寡老人杨大伯患胃病,她赶去他家看望,送上600元;一学生患白血病,她捐助200元;一些亲戚朋友因子女上学、家人生病等遭特殊困难,赵雪芬都会慷慨解囊。在2015年第四届“感动新昌”颁奖词中提到,赵雪芬“在助学帮困的路上走了整整69年,累计捐款60多万元”。有人会问,一位普通的老人,钱哪里来?“完全是劳动、节俭所得。”赵雪芬铿锵有力地说。

  20世纪50年代,赵雪芬的工资不高,家庭并不宽裕,要帮助特困生,她不得不勤俭持家。一年四季,赵雪芬穿的都是旧衣服,很少添新衣,内衣都是补了又补。每月只花5元多买米,基本上吃自己种的蔬菜。“只有把个人的开支节约到最低水平,我才有钱帮助别人。”赵雪芬就是靠精打细算把钱省下来,拿去资助别人。

  退休后,有了退休工资,赵雪芬仍然保持勤俭节约的传统不变。虽卖衣服却很少给自己添置新衣,穿着打扮仍是“老土”,家里也基本不买零食吃。当时,她家住在南明新村,步行到兔毛市场要半小时,丈夫、儿子都让她坐三轮车来回,更加方便快捷。但赵雪芬不舍得坐,即使刮风下雨,她都坚持走路,每天早出晚归,把节约下来的钱用在资助贫困学生的爱心事业上。2012年夏天,赵雪芬到县慈善总会办公室捐款。她递给工作人员厚厚一叠人民币,转身离去时,工作人员惊异地发现,她那件很旧的衬衫背上,竟有一个手指大的破洞!

  在赵雪芬家中,客厅墙上挂着一张张奖牌,省、市、县级“优秀共产党员”“五好经营户”“光彩之星”“慈善之星”等荣誉称号,奖杯和荣誉证书装了满满几箱子,2014年,她还荣登“浙江好人榜”。如今,赵雪芬家最值钱的家当就是当时“浙江好人榜”主办方给她装上的电视机。

  赵雪芬的善举,一直得到家庭成员的支持。儿子媳妇也都赞成她做好事,认为“留钱不如留德”。许多接受过她帮助的学生,也都走上了爱心接力的道路,资助有需要的贫困学子。

责任编辑:baizhiying

上一页 1 2
相关阅读